慈善文化

个人捐赠理念—行一份善 献一份爱 积一份德

2012-09-10    来源:    作者:  浏览次数:524

个人捐赠理念—行一份善 献一份爱 积一份德

个人捐赠是一种自主、自愿的社会道德行为,是以善款善物的形式表达爱的意愿。它是一种真正的美德,更是善良人的一种生活习惯。

人人有善心,人人原献爱。

人皆有善端。仁者,爱人也。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主流文化的基本伦理主张。基于人性善的设定,华夏先民被教化引导区选择善行,努力修为仁者。迄今为止,有爱心、行善事、做善人,仍作为重要的文化基因存留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心理之中,成为捐赠者扶贫济困的主要动机。

只要有这种动机,捐赠行为便不会为外界环境所左右,不图名利,不求回报,无论阔绰与困窘都会尽最大努力表达自己的仁爱之情。

行善积德是中华民族的普世追求。

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,高尚的道德汇于点滴之善。中华民族一向将慈善之德视为大德,将慈心救人、善举济世视为道德楷模。

“古道热肠”是这个民族对乐于助人者的褒扬之词,“达则兼济天下”是这个民族对富有者的慈善期待。

在这个从未发生过文化断裂的民族,爱人者被社会推崇,被邻里敬重,而冷漠无情者必遭人鄙视。

关爱当下的贫弱者,就是让慈善之德佑护未来。

自然界的不可抗力性,市场竞争的无情挑战性,个体人生的不可预测性,使社会某些人可能从强者、生活无忧者沦为贫弱者。人们对未来的最大保险投资,应是给他人一诚挚的关爱,用慈心善行区努力营造困有所帮、弱有所助、难有所解的社会氛围,让慈善之德佑护我们的未来,荫庇我们的子孙。

一毫之善,持之以恒,予人方便,自己方便。

行善积德是贤达慈善之德。

这里的慈善不是施舍怜悯,对于受助者来说,善款善舞不是嗟来之食。在这里,接受捐赠是受助者的权力,捐赠使施助者对社会公平、社会和谐的追求之举。

这里的德不是传统社会的恩德。它不需感激涕零,作揖叩首,不必惴惴不安。如果要感恩,感谢的应是整个社会。在这里,慈善是每个人应尽的社会义务,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德行,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必备的品格。

社会需要善良的心灵,更需要善良的行为;

献上一份爱心,为他人点亮一盏希望的明灯,为自己营造一块温馨的心田;

做一回善事,为他人缓解一时的燃眉之急,为自己蕴蓄平生的慰藉记忆。

友情链接

在线客服
咨询热线
电话:0595-27013259
传真:0595-27013258